我在济南刚刚好
2024-10-09 09:33:56
  • 0
  • 0
  • 2
  • 0

我在济南刚刚好

鲁先圣

    来济南30多年,我一直恪守着“埋首耕耘,不问收获”的人生信条,在文学创作和书画几个方向,刻苦努力,尽管都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从来没有奢望过,会得到济南市的高度认可,评为高层次人才,给予享受住房补贴等各种人才扶持优惠政策。

    济南是一个有温度的城市,现在,回首自己在济南不懈奋斗的岁月,深深体味到这个城市对于一个外来者的胸怀与温暖。

    古人说“历尽铅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每一个人的成功,都来源于他对梦想的矢志不渝,来源于他毕生不懈的刻苦追求。我常说,如果一个人一生朝着一个方向持续发力,即便每天拿出3个小时,这个人也必定会成为这个行业的翘楚,成为光彩夺目的人生赢家。

   1 意气风发的新闻记者

    1992年夏天,在我还不到而立之年的年龄,离开故乡的政府机关,到济南新闻行业发展。那个时候,正是纸媒开始扩张的时候,率先改革的《山东青年报》迈出了招聘编辑记者的第一步。我拿着自己前几年在几家媒体发表过的剪报,拿着自己的一摞手稿,到报社应聘。我通过了报社的条件,成为一名年轻的新闻记者。

    那是纸媒的黄金时代。

    也就是做记者不久,在到济南的社区采访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这样的线索。济南岔路街一个居民区,有一个叫王相洋的孩子得了白血病,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家庭条件很难支撑起高昂的治疗费用。我到他的家庭,到社区居委会,到医院主治医生那里,进行了采访,写成“请伸出爱的双手,救救小相洋”。报社在影响更大并有街头零售的周末版头版,以一个正版的篇幅发表了。

    报纸出版的当天,这篇报道就在济南产生很大反响,掀起巨大的捐款热潮,有一百多位读者到报社,到岔路街社区,到孩子的家里,捐款捐物。当时还有一个叫赵小竹的画家,以义卖捐款的方式,他联系了一位企业家,以一万元的润笔购买自己的一幅国画,所得全部捐献给小相洋。

    当时,报社专门在团省委会议室举行了义卖捐赠仪式。

    几天以后,来自全省各地的捐款也陆续寄到报社,一个周的时间,就收到各种捐助5万多元,这在那个年代,是一笔难得巨款,解了这个家庭的燃眉之急。

    我至今记忆犹新的是,收到捐助之后,济南岔路街社区居委会,孩子的父母家人,专门到报社感谢。看着这个场景,我第一次感觉到记者这个职业的崇高和力量,凭自己的一颗爱心,靠自己手中的笔,靠一篇报道,真的可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还有一次采访,尽管几十年过去了,至今依然记忆犹新。

    那是1994年的9月初,这是学生到学校报到入学的时间,我接到采访任务,去烟台采访。在从济南去烟台的火车上,邂逅了一对父子。他们是安丘人,孩子被电子学校录取,他们来学校报到,被拒收了,原因是孩子的眼睛高度近视,这个学校主要是电子专业,恰巧是对学生视力要求最严格的。他们不理解的是,孩子在报考志愿时,知道自己的视力受限,并没有报考这个学校。

    我听到他们的叙述,感觉不公平,我对这对父子说,你们回家,等我的消息。我要了他们的联系方式,在下一站立刻下车,坐上返回济南的车,连夜赶稿,第二天,报社在头版以一个正版的篇幅发表“谁为他主持公道?”。

    报纸刊出之后,立刻在全省范围内产生巨大影响,分管副省长专门做了批示,省教育厅招办和潍坊市招办,马上找到学生,抓紧研究替代方案,后来,孩子被潍坊师范录取。

    得到消息之后,我非常激动,深深感受到记者这个职业主持正义的力量,感受到一个记者为名请命的担当。

    还有很多类似的经历,在那个火热的时代,作为一个来到济南不久的青年人,自己在新闻媒体的岗位上,在文笔、视野、了解社会多个方面得到锻炼和成长。

    几年以后,通过自己的努力,拿到了几次省里的新闻奖,拿了三次全国的新闻奖,成为当时的新闻界的重要一员。

   2实现作家之梦

    成为一个作家,是我自幼的梦想。到了2000年,我在新闻行业8年之后,到了37岁的年龄,我在文学创作领域已经有了很多作品。

    文学创作与新闻职业不同的是,可以通过自己的作品,教化更多的人,倡导世道人心,激励无数的读者积极上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就写作来说,有几位老师,在我人生的几个关键时刻,给了我深刻的启发和引领。

    我很感激我的文学启蒙老师陶老师。那是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当时中国刚刚步入建设的初期,国内教师大范围调动,纷纷回乡工作,就这样,一位大学的教授来到了我所在的小学教五年级,教我们语文课。当时我很喜欢写日记,并且一直坚持,日记也经常拿给老师看,有一天他把我叫到办公室问我想不想成为作家。我那时并不知道什么是作家,老师就问我,平时喜不喜欢读书,我说我喜欢看《水浒传》,老师便告诉我,作家就是给全世界人写书看的人。就这样,在我少年的心灵里,树立起成为一个作家的崇高梦想。

    我之所以喜欢看《水浒传》,因为我的家离梁山很近,我们当地人就经常聊水浒的英雄故事。我对水泊梁山108位好汉非常感兴趣,不满足于从当地人谈话中听到的那些简短故事,就找来《水浒传》,对照着字典一点一点地看,然后再讲给其他人听。

    这个文学的梦想,后来,无论是中学,大学,还是在故乡工作,一直隐藏在内心深处,从来没有中断过。

    读高中时,我幸运地遇到了语文老师钱道君老师。钱老师上的第一堂课就是让我们写一篇描写春天的作文。他让我们走出课堂去,去校外的田野,看看小河,看看树木,看看庄稼,看看阳光,然后回来再写。

    正是梨花盛开的时节,梨园里洁白的花朵让我想起了唐朝诗人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句子,茅塞顿开,回到教室奋笔疾书。晚自习的时候,钱老师急匆匆地来到教室,拿着一本作文本说:“一篇难得的好作文,我要读给大家听。”

    他开始读了。我惊喜地发现,正在读的作文正是我写的那篇。直到现在,我还能够感受到当时那种激动兴奋喜悦的心情。下课后,钱老师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对我说:你很有写作天赋,你的思维很敏锐,好好努力!然后钱老师又说,把这篇作文重新用方格稿纸抄写一遍,他要投稿给报社的副刊。

    一个月以后,我的文章在报纸上发表了!消息传遍了全校,那篇文章又被老师抄写在了校宣传栏里,我成为了全校的作文明星。

    到了大学之后,对我影响最深的一件事,是1982年的秋天,学校组织同学们参加省作家协会和省学联组织的“山东省文科大学生散文竞赛”。给我们布置这个任务的,是教我们写作的助教郭玲玲老师。郭老师特别告诉我说,竞赛没有具体的题目,就是让大家写一篇散文,写时代的变化,写生活的变化。你的文笔不错,家在农村,可以写一篇反映农村变化的散文。

    恰好是周末,我回家去看望父母。到了村口的时候,看见我父亲带领着村里的干部在责任田里检查土地。父亲用一把铁锨翻开一层土,用手抓起来说:好墒情啊,正适合播种小麦,明天就开始播种吧。

    看着满脸喜悦的父亲和乡亲,我突然想,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不也如同这适合播种的土地,正是发展的好墒情吗?

    我立即伏案疾书,很快以《墒情》为题目,写好了这篇反映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以来翻天覆地变化的散文。到了年底,郭老师到班里告诉我,我的散文《墒情》在省里的征文竞赛中获得大奖,她作为辅导老师,将带领我去济南珍珠泉大礼堂领奖。

    这些年,我经常因为参加一些会议活动到济南珍珠泉大礼堂,每次到这里,当年来这里参加颁奖大会的情景都历历在目,心潮澎湃。

    我也常常想,这次到济南珍珠泉领奖,是我文学生涯的第一次获奖,对于我后来的文学之路,不仅仅具有里程碑意义,冥冥之中,更是一个巨大的暗示:我的未来,将在济南这方热土,施展才干,实现抱负,完成梦想!

    从1993年起,我一边从事新闻事业,文学创作的激情也被点燃,当时影响很大的《齐鲁晚报》青未了副刊,《济南日报》趵突副刊,《济南时报》文学副刊,还有几家在济南的报刊,多家省外的报刊,都同时给我开设散文随笔专栏,影响很大,引起出版界的关注。自1996年出版第一部散文集《苍茫人生》开始,以每年两三部的节奏,先后公开出版了53部文学著作,并多次获得全国大奖。获得第十八届孙犁散文奖,2009年度“冰心儿童图书奖”,2015年鲁迅杂文奖,是全国唯一的特等奖,2011年6月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文学创作,不仅仅是创作数量的丰盈,更在质量上精益求精,这些年,先后有20多篇散文被《读者》转摘,并成为全国100位签约作家;有32篇散文被《青年文摘》转摘,成为签约作家;有37篇散文入选教科书和教辅阅读,成为全国被中高考语文试题选为现代文阅读篇目最多的作家。

    坚持文学创作的同时,在书画领域也不断拓展自身的疆域,我师法传统,在文人书法绘画领域独具一格,梅花作品,书法作品,青绿山水,独树一帜,受到全国书画收藏界的认可与推崇,被教育部聘请为“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评委”,多次受邀参加全国和在济南的书画展览,得到业内好评。

    3我的一念之间

    大家都知道我是一个极其自律的人,在济南的32时间里,我每天凌晨4时起床,先是冷水浴、洗漱,然后开始或读书,或书画日课,或写作,到7时半左右,人们普遍起床的时候,我已经工作了3个多小时了。

    这是我自青年学生时代就养成的作息习惯。前不久,见到我中学时期的同班同学,他还回忆说,那时候我每天凌晨4点从宿舍起床,端着一盏罩子灯去教室学习,无论冬夏,无论风雨,坚持不懈。同学们开始有不少人效仿,也随我起床去学习,可是后来,越来越少,渐渐又恢复到我一个人了。

    多年以来,从学生时代到今天,每一天,我用凌晨的这3个多小时,读书、写作,练书画,白天与大家一样工作和生活,从来没有间断过,中年以后,我建立起了自己壮阔的文学和书画艺术世界。

    常常有人问我,凌晨,特别是冬天,谁不愿意恋被窝啊,你怎么能起的来?你为什么有这样的意志?

    我说,看起来很难做到的事,其实,只不过每天的一秒钟意志而已。凌晨4点,生物钟提醒我该起床了,这个时候,我也同样有起还是不起的较量。一秒钟,我想,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难道起床还需要犹豫吗?就是这一念之间,每一天,我都选择了起床。事实上,不论天气多么恶劣,一旦从被窝里坐起来,穿上第一件衬衣,你就再也不愿意躺下了。

    就是这一念之间,当选择学习还是玩乐的时候,我选择了学习;当懒惰与勤奋抉择的时候,我选择了勤奋;当放纵还是自律相遇的时候,我选择了自律;当选择善举还是私欲的时候,我选择了善行。

    这一念之间,每天给了我3个小时的时间,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事业。前几年,我写长篇文史传记《陈寅恪传》、《100位杰出的中国母亲》等,都是在早晨完成的。每天早晨写两千字或三千字,日积月累,几个月下来,一部20万或者30万字的作品就完成了。

    我常常对朋友和读者说: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一个人,不论是谁,如果能在一辈子里每天拿出两个小时做同一件事情,这个人,必定能成为那个领域的杰出人物!而那些没有成功的人,或者犯下大错的人,也不过是一念之差的错误或放纵罢了。

    一念之间,我做到了,我相信,每一个人都可以。

    在济南32年,深深爱着这方神奇的热土,更深深感恩这个接纳了我、成就了我的城市。我也因此而创作了大量的描绘济南大好河山,歌颂济南人文历史的文学作品和书画作品,也期待以后多去了解济南基层的美丽乡村,为美丽的泉城再谱新篇章。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