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先圣:伟人的母亲们
2024-02-27 13:42:42
  • 0
  • 0
  • 3
  • 0

伟人的母亲们

/鲁先圣

    一 损己利人的毛泽东之母

    毛泽东的母亲毛文氏,忠厚贤慧,给毛泽东一生很大影响。她一位勤劳、善良、品德高尚的女性。1867年出生于湖南湘乡县唐家坨的一个富裕农家,18岁的时候,嫁到了仅一山之隔的韶山冲,成为农民毛贻昌的妻子,也成了这个家庭中最忙碌、最辛苦的人。1893年始,她相继生下了毛泽东、毛泽民、毛泽覃……

    文七妹没念过书,但佛教思想对她的影响极深,忍耐、慈悲、布施、平等,这些思想在她的身上有鲜活的反映。她心地善良,对贫苦人富有同情心,经常瞒着丈夫接济贫苦乡亲。饥荒年,穷人乞讨,她更是多加布施。而丈夫是不赞成施舍的,家里为了这种事情经常发生争吵。毛泽东回忆往事的时候,曾风趣地说:“我家分成两党。一党是我父亲,是执政党。反对党由我、母亲、弟弟组成,有时连雇工也包括在内。”

    毛泽东曾说:“世界上有三种人,损人利己的人;利己而不损人的人;可以损己而利于人的人。我母亲正是最后一种人。”母亲的美德对毛泽东影响极深。毛泽东有个堂叔生活非常困难,父亲毛顺生想“乘人之危”买下他的水田,这遭到了母亲的坚决反对,并且母亲常带着毛泽东偷偷去接济这位穷本家。母亲的美德对毛泽东影响极深,耳濡目染,无声无息地渗入了他幼小的心灵,使毛泽东从小就对弱者极具有同情心,并与母亲一样经常帮助别人。

毛泽东六七岁时开始在私塾读书,一天,他向母亲提出要带着午饭到学校里去吃。文七妹以为儿子可能是为了节省往返的时间和精力,利用这段时间多读点书,于是同意了儿子的要求。可是在这以后的连续几天内,文七妹发现儿子带的午餐一次比一次量多,但是晚上放学回家后依旧显得很饥饿的样子。她不由地担心儿子是不是得了什么怪病,便细细盘问毛泽东。毛泽东只好老老实实地告诉母亲:“妈妈,我们私塾新近来了一个叫黑皮伢子的同学,他家里很穷,每天都没有午餐吃。我见到他总是挨饿。于是我就想自己带午饭去,好和黑皮伢子两个人匀着吃。”文七妹听到儿子的这番话,不但没有责备儿子,反而感到非常欣慰。她告诉儿子说:“你应该早一点告诉我。你这样做是正确的,我非常高兴。但是以后要带够两个人的午饭,免得两个人都半饥半饱的。”此后,文七妹总是给儿子准备两个人的午饭,饭菜也越来越丰盛。母亲这种乐于助人、损己利人的品行,影响了毛泽东的思想和性格。一直到他成为伟人之后,他仍旧继承和发扬这些美德。

1919年,母亲患腮腺炎。当时毛泽东在长沙读书,得知消息,急忙赶回家把母亲接到省城治疗,可是由于其他病症并发,母亲还是离开了人世,终年53岁。母亲去世以后,毛泽东专门了一篇《祭母文》,镌刻在韶山冲他父母合葬墓的右侧石碑上。毛泽东在《祭母文》中写道:“吾母高风,首推博爱。远近亲疏,一皆覆载。恺恻慈祥,感动庶汇,爱力所致。原本真诚,不作诳言,不存欺心。洁净之风,传遍戚里。不染一尘,心存表里。”《祭母文》全篇记述了母亲的养育深恩和盛德高风,字里行间凝结着母慈子孝的真诚情义。毛泽东用还写下两副灵联:“疾草尚呼儿,无限关怀,万端遗恨皆须补;长生新学佛,不能住世,一掬慈容何处寻。”“春风南岸留晖远,秋雨韶山洒泪多。”这两副灵联,也深深地记述了毛泽东的母亲平生对他的养育之恩,也由衷地表达了他对母亲的孝敬之情。

母亲对毛泽东从小就进行的德育教育与熏陶使他一生都受益无穷。从毛泽东写的《祭母文》和信件中可以看出毛泽东对母亲的眷恋和爱戴。正是文七妹那种忠厚贤慧、善良慷慨、勤劳简朴的高尚品德深深地影响了毛泽东的思想和性格,“给了他一副眷爱天下穷苦人的心肠”,母亲成了他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位引路人。中国解放后,毛泽东多次寄钱给生活困难的父老乡亲和师友,邀请他们到北京叙旧,设宴款待,赠送礼物。而他自己则吃穿都很普通,生活相当俭朴。母亲的高尚情操让毛泽东受益终生。

二 贤良的朱德之母

朱德,字玉阶,四川仪陇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代领导人,十大元帅之首。

1944年4月10日,延安各界隆重举行追悼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的母亲钟太夫人大会,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仅有的一次为党的领导人的母亲举行的公祭仪式。中共中央送的挽联是“八路功勋大孝为国,一生劳动吾党之光”。毛泽东的挽联是“为母当学民族英雄贤母,斯人无愧劳动阶级完人”。刘少奇、周恩来的挽联为“教子成民族英雄,举世共钦贤母范;毕生为劳动妇女,故乡永保好家风”。

朱德的母亲钟氏生于1858年,祖辈靠卖艺为生,一共生了13个儿女。因为家境贫穷,无法全部养活,只留下8个,以后再生下的被迫溺死了。因为孩子多,母亲总是每天天还不亮就起床,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纱,还要与家里的其他妇女轮班做饭。家里的生活很苦,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平时吃的是豌豆饭、菜饭、红薯饭、杂粮饭。穿的衣服是母亲亲手纺线、再请人织成布、染成色的土布衣服。一套衣服老大穿过了,老二、老三接着穿。朱德母亲性格和蔼,任劳任怨,从不打骂孩子,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因此,在这个大家庭中,长幼、伯叔、妯娌相处得很和睦。

她对孩子管束很严,朱德刚四五岁,就跟着母亲干家务活。父亲有时吸点烟,喝点酒,母亲不让孩子沾一点。长大后,朱德要离开故乡参加革命,母亲不但不反对,还给了朱德许多安慰。

由于过多的生育,繁重的劳动,贫寒的生活,使这位年轻的母亲过早地苍老和憔悴。朱德后来向美国记者史沫特莱谈起母亲时说,她的裤子和短褂上,左一块右一块都是补丁,两只手上伏着粗粗的血管,由于操劳过度,面色已是黝黑,蓬蓬的头发在后颈上挽了一个发髻,两只大大的褐色眼睛里充满了贤惠,充满了忧愁。

朱德一生无论做事做人都深受母亲的影响,他始终对母亲满含感激之情。他常说:我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30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了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

朱德后来转战川滇,把母亲从老家接出来,但她仍愿回家劳动,从那时就和朱德分开了。以后,朱德到国外寻觅革命知识,参加共产党,二十多年来从未回过家门,但她仍不断写信鼓励朱德要在外面做大事。抗战后,朱德只寄了几百元钱回去,她仍然继续劳动,并不依靠八路军、共产党为她养老,因为她知道抗战是艰苦的,共产党人是大公无私的。

三 成就一代伟人的周恩来嗣母

周恩来出生于1898年,祖藉浙江绍兴。因爷爷周攀龙是淮安县的师爷,举家迁至苏北。其父周劭钢忠厚怯懦,终生作一名小职员。周的生母万十二姑性格开朗,善解人意,她读过私塾,处事公正,精明果断,富有同情之心,深受全家敬重。万十二姑因小叔子新婚不久就重病缠身,她为了让痛不欲生的弟妹有所寄托,便将不足周岁的长子周恩来过继给弟弟。就这样,周恩来到了婶娘陈氏的屋里。

嗣母陈氏22岁丈夫故亡,身边只有周岁的婴儿相伴。陈氏出身书香门弟,能诗善画。她性格温和,端庄文静,心巧手灵,办事细心,她把才智、理想和全部的柔情爱意都寄托在了呀呀学语的恩来身上:三岁教他读书,五岁送他上私塾。不到十岁,周恩来就读了许多中国古典名著。周恩来十岁那年,死神夺去了他两个母亲的生命,然而母亲们身上所体现出的中华民族的良善,与中国民族文化的精髓,却象母亲甜甜的乳汁一样将少年恩来的心灵滋润透彻。

在东京留学时,每到寒风拍窗的深夜,周恩来便焚起一柱香,拿出嗣母的亲笔诗稿,在烛光下默默颂读。去国他乡的孤独,经济状况的窘迫,家国前景的未卜,使他颂一句慈爱满怀,读一篇清泪两行。他一度曾将解脱苦闷的凡尘之苦寄托于佛家‘无生’的思想,也与母爱的仁慈和丰厚有着密切相关。有一次他深情地说:我已经多年没回故乡了,母亲坟前的小树一定长得很高了……寥寥数语,催人泪下。

陈氏母亲的精心抚养和倾心教育,对周恩来的品格形成和文化修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18年1月2日,周恩来旅日期间写下了情深意切的《念娘日记》:“我把带来的母亲亲笔写的诗本打开来念了好几遍,焚好了香,静坐一会儿,觉得心里非常的难受,那眼泪忍不住的要流下来。计算母亲写诗的年月,离现在整整的二十六年,那时候母亲才十五岁,还在外婆家呢。想起来时光容易,墨迹还有,母亲已去世十七年了,不知还想着有我这个儿子没有。”

1920年1月,周恩来从日本回到天津领导学生运动被反动当局逮捕,在狱中写过一篇念娘文,再次表达了对嗣母陈氏的深情,可惜这篇文章没能保留下来。抗战胜利后,周恩来在重庆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三十八年了,我没有回过家,母亲墓前想来已白杨萧萧,而我却痛悔着亲恩未报。”建国以后,已担任政务院总理的周恩来还深情地说:“直到今年,我还得感谢母亲的启发,没有她的爱护我不会走上好学的道路。”

成为共和国总理之后,周恩来还多次说过:没有母亲的爱,我不会走好学的路。嗣母终日不出门,我好静地性格是从她身上学来的;生母是个爽朗的人,我的性格也有她的一部分。母教的仁慈和礼让,熏陶出周恩来善良多、野性少的性格。他十岁便受命照管窘迫的大家庭。对柴米油盐问题的思虑、对亲朋好友往来的应酬,造就了他初步的管理才能。伯父周贻赓喜爱侄儿的才学,便将12岁的周恩来接到东北随自己生活。周恩来说过,离家去东北,是我的生活和思想转变的关键。他初到沈阳读书时,一开始经常遭受顽童欺负。但不久他便以优异的成绩和谦和的品德,赢得了同学们的好感。母亲的良善,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周恩来,知识的力量,润物无声地充实着周恩来。14岁的周恩来已经有了救国之志、忧国之情,他曾奋然命笔,写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愿。

周恩来读书的南开学校,对他的一生更是影响深远。南开校门的侧壁上有一面大镜,镜上悬挂的木匾上写满对学生的告诫: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扣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躁、勿怠;颜色宜和、宜平、宜静、宜庄。’南开学校的教育,与周恩来一生端庄潇洒的仪容、落落大方的举止、机敏智慧的谈吐等仪容举止的养成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了解周恩来的人都会不禁发出相同感叹:岁月的流逝,只能夺去周恩来的青春和乌发,但他一生始终是面净、发整、衣挺、钮结、头正、肩平、胸宽、背直、不傲、不暴、不怠,待人和蔼可亲,这毫无疑问得益于周恩来家庭和学校的教育。

四 宽容开明的邓颖超之母

邓母扬振德是大户人家的独苗千金,但在十四岁时父母忽然相继去世,她凭借自己的医术一个人生存下来,二十五岁时嫁给了邓家续弦,三年后生下一个女儿,但丈夫因嫌弃是个女孩,要把孩子送人,是她用一把剪刀相逼,留住了孩子,取名玉爱。这个女儿就是邓颖超。

小玉爱三岁时,她的父亲因故获罪,发配新疆,终又病亡在回家路上。失去丈夫的杨振德谢绝了亲友的帮扶,坚持靠行医为业,孤身一人抚养女儿。先后在南宁、上海、北京等地漂泊,后为了玉爱的学业,才在天津安定了下来,并为玉爱取学名文淑。在此期间邓母渐渐接受了一些先进的革命思想,并以更加宽容和开明的理念教育女儿,使得文淑也长成与她一般模样的女子:坚毅、刚强、独立、开朗、热情、追求进步

杨振德知道,一个女子能够做出点事情,非常的不容易。但她没有因为不容易而退却放弃,相反,她明知独立自强的路很难走,却依旧毅然决然地坚持走着,并一手养育了这样一个优秀的女儿。邓颖超一生坚韧刚强,用总理的话说,就是可以经得起惊涛骇浪、艰难险阻,在一次次生死关头面前,邓颖超的表现都折射出了杨振德的风范。

无可否认,杨振德对邓颖超的影响是无可估量的,甚至可以说,是杨振德造就了邓颖超。而邓颖超对自己的母亲,感情也极其深厚,直到她晚年,母亲的相片依旧挂在卧室床头、她随时可以看到的地方。

五 为邓小平一生鞠躬尽瘁的平凡继母

在邓小平晚年的时候,人们从很多公开的照片中看到邓小平有一个比他大不了几岁的继母一直与他生活在一起,包括他被软禁在江西劳动的时候,继母也在那里。那么,邓小平的生母是谁?

邓小平的亲生母亲姓淡,到邓家时年龄长邓老爷两岁,虽家教好,但并不曾读过书。她的长处就在于十分能干,知情懂理,并多才多艺,更为主要的是她在当时身体健康,这给邓家带来了繁荣。淡氏婚后一年就生了一个女儿。两年后,陆续为邓家生得二子。1904年的8月22日,邓小平就在邓家的期盼中来到这个世界。他是家中的长子,在呵护中度过了他的幼年。母亲相夫教子,受到乡人尊敬。

母亲农活很好,除此外还精通一道养蚕技术。在乡邻之间,她养的蚕又肥又壮,结丝最好。她总是高高兴兴地带着孩子们缫丝,卖了钱就补贴家用。她生在大户人家,通情达理,品行端正,街坊邻里发生什么纠纷,都请她断家务。她对于邓小平的影响很大,她坚决主张让儿子读书,并赞成把孩子送到国外接受新思想。她说:好男儿志在四方,应该到更的的世界锻炼自己。在邓小平12岁的时候,母亲病故,终年42岁。邓小平常常回忆说,母亲最疼爱的是自己,后来他到法国勤工俭学,一去不复返,有时音讯全无,这使她十分挂念。每逢春节团圆之际,饭菜端上桌时,她已泪流满面。有人说,她是想大儿子想死的。他只在母亲身边生活到12岁左右,但这12年却影响了他一生。正视母亲的引导和教育,才使邓小平立志离开家乡,远涉重洋,去法国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

我们在一些照片中见到的与邓小平晚年生活在一起的继母,就是夏伯根。她是邓老爷的最后一位妻子,也是继淡氏去世后,娶的另两位妻子中最后的一位。建国之初,邓小平日理万机,卓琳也是夜以继日地工作,所有家中事务全由夏氏料理。夏氏用她的勤劳成为邓家的一员。夏氏最大的功劳在于邓小平文革蒙难时期。那时,她成为邓家至关重要的人物。第一次蒙难,孩子尚小,她就像一只老鹰一样,用翅膀呵护着这群受到歧视的小鸟。缝补浆洗,吃穿用学,她都得一一操心,大孙女邓楠主持家务,她当顾问,几乎用平常家中十分之一的开销,保证了日子一天天过了下来。邓小平下放江西的时候,邓小平提出要带这位老人一同去。他要求得到批准。夏氏到江西一住下,就锄地种菜、淘米做饭,年龄大了,她就戴着一副老花镜坚持劳作。

在邓小平的饮食生活里,一是酒,二是豆瓣酱,但当时缺少供应。可这没有难倒夏氏,她同卓琳反复试验,终于自己酿出了邓家的酒和邓家的豆瓣酱,也为邓家在流放岁月的生活里添加了一道佐餐。夏氏把一生献给了邓家,把母爱献给了邓小平的事业。当邓小平晚年住在医院时,她得不到他病情的音讯,就不断问孩子们:“宝忠回来了吗?”张宝忠是邓小平形影不离的老警卫。她知道只要张宝忠回来,小平就没什么大事。突然有一天,张宝忠回来了,带回的是邓小平逝世的消息,老人的头发一下白到发根底,从此,她突然感到身体再无气力。

老人九十余岁高龄谢世,只留下一个名字叫夏伯根。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